京东Q1财报:生活必需品高速增长 保障民生供应是最高优先级_高德娱乐公测

建议文字内容不要过多
图集


  北京时间5月15日,京东集团(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D)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2020年第一季度,京东集团净收入为1462亿元人民币(约206亿美元),同比增长20.7%,日用百货商品销售的净收入为525亿元人民币(约74亿美元),同比增长38.2%。保障民生供应成为了京东Q1财报中的重要关键词,与之相关的生活必需品的销售也呈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特殊时期,人们居家宅屋,其生活必需品的保障成为疫情战场之外的另一场“大战”。而电商平台,则成为了“逆行者”。

  3月21日,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给京东集团发来感谢信,对京东在整个疫情防控工作中,克服一切困难,勇于担当、日夜驰援的工作给予肯定,同时还在保民生、不停业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在保障老百姓基本寄递需求的同时,克服重重困难,运来蔬菜等民生保障物品,提振了湖北省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

  据京东对外公布数据显示,在1月20日至2月13日期间,京东超市累计为社会供应7.15万吨米面杂粮和2725万升食用油,其中,米面和食用油的供给量同比都在大年初二达到峰值,增长分别超过20倍和5倍。生活必需品需求激增的同时,必然会带来订单履约成本提升,但京东明确以保障民生供应为最高优先级,不惜代价全面保障疫情期间的民生需求。

  民生需求订单暴增的背后,是京东与合作品牌在供应链层面的协作。疫情初期,京东即开始全面动员,联动大量合作伙伴加班生产、加快流通,全力保障供应。京东还紧急调度多批车辆,直接奔赴品牌商的工厂,将大批刚刚从生产线下来的货品装车,及时运输到京东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物流中心。

  粮食生产企业十月稻田自1月26日开工以来,在短短4天时间内,向京东超市发运产品共计50万袋。供应链上的大动作在十月稻田集团总经理赵文君看来已经轻车熟路,“我们和京东超市的合作模式已经非常成熟,遇到这种临时补货的特殊情况,可以非常高效的沟通、运转起来,让这些民生物资第一时间送到下单的消费者手中。

  疫情期间,和米面粮油同样热销的还有生鲜品类。1月20日至2月18日,京东生鲜卖出了超8.8万吨生鲜产品,同比增长226%。其中牛肉、鸡肉增长迅速,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达到329%、424%;蔬菜销售额同比增长近300%;苹果总销量同比增长310%。

  在生鲜品类热销的背后,是京东生鲜创新的通过“政府+生鲜供应链+社区联动”,定点配送,为居民的“菜篮子”提供及时充足的供应保障。京东还以线上特产馆为销售渠道、京东物流为配送保障、地方政府配合政策支持、社区物业提供取货点配合微信群传播,最终实现了特殊时期“蔬菜到家”的闭环。

  此外,七鲜超市和七鲜生活还在全国推出了“小七拼”,共建立1000多个社群,覆盖1200多个社区,共计覆盖人群近50万。在湖北地区,京东通过友家铺子同时发力社区生鲜团购,服务超过200个社区。

  疫情期间,全国有很多京东便利店店主仍坚守岗位,想方设法为居民提供生活便利。为了保证顾客在最安全的情况下,购买到生鲜果蔬及日常生活用品,京东便利店利用京东便利GO小程序,让居民线上下单,线下取货,减少居民接触病毒的可能。

  在山东济南,京东便利店店主李传忠和社区物业为居民建立了微信群,并告知居民如何在京东便利GO小程序下单。“接到订单后,我们会集中时间将商品送到物业指定位置,并在群里发编号表格,居民就可以根据编号分批领取,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人员聚集。”

  那段时间,李传忠的京东便利店供货量是平时的两倍,常常要忙到深夜。但在他看来,为消费者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本就是京东便利店的本职,在疫情时期更是义不容辞。

  疫情期间的“宅生活”,带给京东的是,对其供应链和民生保障能力的重大考验。而京东也在疫情期间将保障民生供应作为最高优先级,凭借出色的供应链和基础设施,让更多的消费者得到值得信赖的保障,并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民生经济消费的快速恢复和增长。

+1

【纠错】

责任编辑: 郑伟

共有 0 条评论